社群越成功,越不需要意见领袖 | 三寿
在社群运营中,大家都有个观点:社群必须要有意见领袖,有些社群甚至还刻意塑造一个意见领袖,以便于传播和凝聚力,并拿自媒体人的社群作比较,这样做真的对吗?
我认为:成功的社群并不需要意见领袖,并且长期依赖意见领袖的社群,反而做不大也做不久。“意见领袖”把社群营销带入到一个误区,今天来聊聊这是为什么。
什么是成功社群?建议先看看这篇文章 成功社群的特点。有点长,耐心看!
一、什么是意见领袖?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“意见领袖”? 它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,英文别称KOL。定义是这样的:
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,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“活跃分子”,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,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,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。
当时拉扎斯菲尔德针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进行调查,发现大多数选民的投票决定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体,如电视,广播,报纸等影响决定,而是因为亲戚,朋友,团体中某部分人的影响。
选民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信息,受其影响,做出决定。所以拉扎斯菲尔德总结出,信息并非由大众媒体——一般受众,而是大众媒体——意见领袖——一般受众这样的两级传播模式。
而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,但什么是意见领袖,它们也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:
社交范围广,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;
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,能够加快信息传播速度;
是追随者价值观的化身, 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;
未必都是大人物,相反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,如亲友、邻居、同事等。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,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;
他们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,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。村里的农民和企业家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;
简而言之,意见领袖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,是能够影响我们态度和行为的人。那意见领袖跟社群有着必然的联系吗,没有他们社群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吗?我尝试着回顾身上发生的例子,分析其中的真实原因:
加入Nike+社群,使用NRC,NTC应用制定跑步计划,分享成绩,与跑友挑战。是因为意见领袖吗?显然不是,我根本不认识它的创始人或任何教练,只是需要一个记录工具和学习知识;
加入吴晓波频道旗下的@思想食堂知识社群,是因为吴晓波吗?不是,虽然他是频道创始者,但吸引我的是它里面的知识本身,有16位不同领域老师;
加入宝宝树育儿社区,是因为某个育儿专家,育儿达人吗?不是,是因为我相信这里能解决育儿问题,里面有很多经验知识,而不是因为某个“意见领袖”;
再看看两个例子,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:
有人皈依佛门,难道都是因为佛陀这位意见领袖吗?也许不是,也许是因为他附近某个寺庙的和尚经常帮助他,引导的他,而受到感化,让他意识到佛法的价值;
加入一个摄影爱好群,难道你就一定是冲着里面的某位意见领袖(群主/大咖)加入吗?也许你只是看到某个帖子:“世界不缺少美,缺少发现美的眼睛,就让我们成为世人发现美的眼睛吧。欢迎加入@全球摄影爱好联盟”,因为认同这理念,你加入社群。
这样的事并非个例,加入社群跟意见领袖并无绝对的关系。决定加入社群更多的还是“利己”,对我有什么用。这也是我上篇文章讲到的,社群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“利用户”。(为什么加入社群)
二、意见领袖的关键价值
那么,意见领袖对社群就没有用吗?当然不是,我认为意见领袖在社群中的价值,概括起来有2点关键:
第一,传递信息。
因为意见领袖拥有的信息渠道多,见多识广,而普通人获取的信息有限。就像三寿作为社会化营销的一名意见领袖,自然对它的研究理解,最新信息比一般人多。对每个人来说,信息永远处于不对称状态,所以就会有人关注我,我能够推荐营销社群给更多的人。
第二,信任背书。
因为意见领袖多半是自己亲戚,朋友,同事或专家,长期关注或交往积累了信任,信任越多你就越容易受他影响。所以“意见领袖”的推荐很容易让我们跟随,采取行动。
比如6个月前的宝宝喝什么奶粉,我就咨询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,他也是2个孩子的爸,我没做太多的筛选和考虑,第二天就买了。这就是基于他的信任背书,我迅速采取行动。
之所以跟随,是因为我们要降低决策风险,我本可以去淘宝筛选或买其它奶粉,但需要花费我的时间,和尝试成本,我还不如相信他,他是我哥们儿,我俩关系在。这就是关系信任背书。
由此看来,意见领袖,能够帮助社群扩大传播,让跟随者决定是否加入社群(口碑),但并不意味着意见领袖对社群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当然创始者本身就是“意见领袖”这种情况除外,但也未必后面人加入是因为他。
所以我在《成功社群的8个特点》中强调:社群整体上要去中心化,但中心化不会消失,而是会出现更多局部小中心。就是想说,成功的社群要去“意见领袖”,而是出现更多的“平民意见领袖”,不是过度强化社群中某个“意见领袖”。
三、去中心化和意见领袖是成功社群的必然
社群要最终成功发展,还是要回归社群本身的价值,解决满足用户的需求,不断强调存在价值。而非意见领袖驱动,自动分化出许许多多“意见领袖”,来扩大社群影响,保持社群规模的良性增长。
我发现,以前建立的三寿营销学习社群就是因为强化我的色,导致我必须事事参与,不断由我输出内容,社群活跃度也维系我一人身上,随着群越来越多,我的精力分散,无暇顾及,服务体验和互动都下降,变成了死群。这也是曾犯过的错。
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社群要长久,就不能依赖某个意见领袖(创始人/老板)建立和维系,并且在一定阶段要平民化。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发现依赖意见领袖而长久的企业社群。
我相信罗辑思维,吴晓波这样靠个人影响力起家的社群,在持续的商业发展上也会逐渐去中心化,得到App,思想食堂这些他们的产品也并不仅依赖他们自己,否则很累,也难以规模化。
在研究一些优秀的企业社群案例时,发现他们个个都是去中心化,甚至消灭意见领袖的高手,而使用规则激励社区成员,让群众问题群众解决。所以回答问题,签到,发帖都会有积分,积分可以兑换权益或奖品。
它们更加注重“为用户提供价值”,时刻宣扬社群存在的理由,而不是强化“意见领袖”来吸引大众。我们看看:
Nike社群,为全世界的跑者制定训练计划和目标,分享经验,相互鼓励学习;
小米社区, 米粉的大本营,打造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,在这里交流手机使用技巧心得,了解小米最新动态,参与活动互动;
海尔社区,为海尔用户提供无缝化,个性化用户体验,为广大家电用户打造专业的交互平台;
所以,我在Nike上体验到达成目标的兴奋,在小米上学到刷机的技巧,在海尔社区解决找到某款冰箱噪音太大的原因,这些实际的价值才是我加入并留在社群的动力,而不是意见领袖。
社群未来的发展是分布式,而不是仅通过一个中心来驱动,某个意见领袖来传播或服务,而是发挥群众的力量。我相信:成功的社群与意见领袖并无绝对关联,甚至不需要意见领袖,而一场去意见领袖的运动也是必经之路。
--END--
相关阅读: